脾肾阳虚百病生,医圣张仲景用5味中药,温脾肾、助阳气、祛水邪

电竞 趋势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电竞 趋势 > 新闻动态 > 脾肾阳虚百病生,医圣张仲景用5味中药,温脾肾、助阳气、祛水邪
脾肾阳虚百病生,医圣张仲景用5味中药,温脾肾、助阳气、祛水邪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9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这是「神希园」的第 931 期 原创

作者 l 周浅

图片

来源 l 神希园(ID:shenxiyuan999)

在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人都很容易出现腿脚水肿的现象,尤其在四五十岁左右的女性身上,往往表现得尤为突出,那么,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?实际上,腿脚水肿,就是体内“水湿”太多的表现,而这背后所隐藏的问题,也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单独的脏腑。

首先,肺脏有着通调水道的作用,因此水湿过多,或与肺部有关;但由于三焦是水液的运输“管道”,因此,三焦也不应被忽视;除此之外,还有脾胃与肾脏,它们一个运化水湿,一个则主水液代谢。虽然这样解释,显得有限复杂,但一般情况下,单纯的水肿大多都是因肾虚所导致的,而用中医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“阳虚水泛”。

图片

由于肾脏和膀胱互为表里,肾的阳气可以控制膀胱的开阖,因此,若是肾中的阳气不足,那么膀胱里的水就难以气化,并且不会变成尿液从体内排出,而既然前路不通,那么“水”就只能另找出路,如此一来,就会通过水液的渗透,进而到达腿脚,并形成了水肿。在生活中,有关肾阳虚的辨别其实很简单,这类人群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即怕冷,尤其是手脚会长期冰凉,有些人还会经常口渴,且即便喝了水也无法缓解,这些就是肾阳虚的表现。

对于这类病症,中医里的治水药方有很多,比如张仲景的这一经典名方,就专门用于缓解肾阳虚的水湿泛滥,它便是真武汤。众所周知,相传,在古代有四大神兽:东有青龙、南有朱雀、西有白虎、北有玄武,而玄武则为北方的水神,北方所对应的,就是我们体内的肾脏,此方中的“真武”就是指代玄武,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因肾脏所起的水湿病症。

图片

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一书,虽说有着良好的治疗水湿之效,但其中药配伍却并不复杂,仅含5味中药,即芍药、茯苓、白术、生姜以及附子,具有温阳利水的效果,由于附子具有毒性,所以在煎煮过程中,需要先煎煮附子(一般需要煎煮2小时以上),以去掉其中的毒性后,再下其他药材。那么,这一经方到底是如何解决水湿水肿问题的呢?我们大致可以从这2个方面来理解。

1.温肾散寒

真武汤中的附子和生姜,能够温肾中的阳气,散肾中的寒湿,而且附子还被人称为寒湿病邪的“克星”,但由于附子具有毒性,因此很多医家都不敢大胆使用,但只要运用得当,附子无疑是治疗寒湿病症的最佳良药,而附子的“最佳搭档”就是生姜,它一方面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,另一方面还具有散水的效果,除此之外,生姜还是降逆止呕的“呕家圣药”。

图片

2.利水祛湿

白术、白茯苓以及白芍相搭配,便是明代医学著作《医学入门》中所记载的三白汤的重要组成,只不过还少了一味甘草。三白汤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利湿,白术擅长健脾燥湿,茯苓善于健脾渗湿,白芍在利小便的同时还能养血柔肝,它们三者共同协调、发挥作用,进而将水湿从各个方面排出体外。

真武汤诸药合用,药简效专,温脾肾以助阳气,利小便以祛水邪,对于体内水湿过多的人群来说,这个药方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选择。不过,由于真武汤中有附子这味中药,煎服方法一定要注意附子的煎煮时间(1.5小时以上,以汤药不麻口为度)。

温馨提示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本文仅作知识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,不能代替医疗建议,请勿盲目试药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。如有诊疗需要,请到当地医院就诊。

END

——妙用中医,健康人生,精彩内容,广而告之——↓中医改变生活,好物走进生活↓学中医,有前途

↓关注公众号@神希园服务号  设为星标↓

↓更多交流,请关注视频号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内蒙古兴安盟:“阳光银行”点亮乡村振兴路
下一篇:没有了